【中南扶贫录】扶贫引“活水” 汩汩入家门

2020年10月22日 15:13 来源:山妮 刘婉柔点击:[]


熹微晨光里,喈喈鸡鸣起伏。伴着踢踏的脚步,屋门开开合合,盆碗叮当作响,炊烟袅袅升起。“苏醒”的长山村又迎来崭新一天。

晨起的村民们顺着蜿蜒的山路,交汇在村子中央的三岔路口,转而又奔向不同的远方。有的提着篮子往山上茶园采茶,有的穿过林间小路去瞧瞧果蔬基地里新种下的猕猴桃,有的步至村口转身进了今年新建的食用菌加工厂,还有的行程更远,要穿过深深的勾挂岭隧道去往县城的高新区。如今,埋头理荒秽、插秧苗,在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一整年甚至是一辈子的生产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中南大学驻江华扶贫工作队的到来,为长山村带来了山上茶园、山下果蔬基地的新型种植模式,也用新科技、新技术为江华县的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谋生的路子也更多了。在中南大学的全力帮扶下,2017年底,长山村顺利脱贫摘帽;2019年4月,江华瑶族自治县整县脱贫。

从无到有:因地制宜 盘活土地

距离江华县城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长山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也是扶贫工作的重难点。2014年,长山村贫困发生率达到67.6%。

“产业是脱贫关键,长山村要实现脱贫就必须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中南大学驻江华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国栋说。中南大学自2015年进驻长山村帮扶以来,坚持“立足长山、辐射大圩”,一方面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着力解决村民出行难、用水难等问题,为后续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另一方面深入调研,通过现场勘测、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立足长山村村情摸索出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

过去长山村村民主要以务农为生,依靠农副产品实现增收。但种地是靠天吃饭的事情。对于没有水利设施,完全依赖山水灌溉的长山村来说,洪涝或干旱都意味着“无收”。再加上村里就业机会少、收入微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在家里守着那片田垄的多为老弱妇孺,生产效率低,大量田地抛荒。因此,把闲置土地盘活,大力发展产业,既可实现增收,又能吸引劳动力“回流”,无疑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

有这么多荒地,发展什么产业最为合适呢?经过实地考察,扶贫队发现长山村虽然土地贫瘠、劳动力资源匮乏,但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发展潜力大。山林面积12000余亩,森林覆盖率92%以上,素有“天然氧吧”美誉,尤其适宜种植茶叶;而山下土地丰沃、气候湿润、光照充足,种植蔬菜瓜果再合适不过。于是,“山上茶园+山下果蔬基地”的产业模式逐渐酝酿成型。

苦茶生态种植示范园中的新茶长势正好

2019年开始,扶贫队陆续前往江浙等地,考察茶叶企业,也探索了许多新型合作模式,最终决定因地制宜,种植原生态的江华苦茶。江华苦茶是江华地理标志性产品,也是几千年来瑶民们一直饮用的茶品。这种茶叶茶多酚含量高,茶味浓郁,香气高长,红碎茶能达二套样水平,适宜种植在南岭山脉。而长山村恰好具备了种植江华苦茶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

2019年,中南大学投入帮扶资金280万元,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江华苦茶生态种植示范园。不久,600多亩的茶场落在长山村山头,蜿蜿蜒蜒的采茶路成为一抹独特的风景。

山上的茶园建得如火如荼,山下的果蔬、食用菌基地建设也马不停蹄地展开。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扶贫工作队引入江华唯一的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江华瑶族自治县凤尾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80亩中南大学长山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玉米、辣椒、豆角、芥菜、西瓜等蔬果,通过品种选优、规范种植,实行专业化管理。同时,结合江华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中南大学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完成流转土地100亩,在大圩镇建立了200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形成“企业+生产示范园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丰收时节,村民们在蔬菜种植基地里摘豆角

茶园、果蔬基地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就业机会,吸纳村落剩余劳动力。目前,茶园流转88户村民土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参与务工的贫困户达30多户;蔬菜基地每年可为长山村带来5个固定就业岗位和7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直接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食用菌厂带动群众就业60多人,高峰时日产值达3万多元,一个月产值就达100多万元,这些产业建设切实解决了村落里的就业难题,为村民增收。

2020年,全村107户426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746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1676元。

授人以渔:立足产业 长续发展

早上八点,长山村的村部前熙熙攘攘。步履蹒跚的老人,蹦蹦跳跳的小孩,还有三五成群唠着家常的中年人……大家聚在这里等着上课。不远处,还有正陆陆续续向这边赶来的村民们,不少人手里还攥着笔和纸,为九点开始的采茶技术培训课做足了准备。

“主芽采摘掉后,看到这个芽头了吗,立马就会发出来。”课上,采茶技术人员向大圩镇采茶的村民介绍着关于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从茶叶的播种、维护、灌溉到最终的采摘、炒制,茶叶制作的各个环节都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村民眼前。小小的会议室里满满当当挤了40多个人。课后,大家又跟着采茶专家来到茶田里实地学习采茶,课程一直持续到正午。

专家为村民培训采茶技术

鲜叶采摘作为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而此前茶农们缺乏专业培训,采取的茶叶采摘方法不科学,采茶情况也并不理想。为了提高采茶品质,提升茶农的专业素养,每个月,扶贫队都会邀请县城的茶园技术人员来为当地百姓讲述如何摘采茶叶,提供“保姆式”服务。村民们也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参加培训,场场培训会座无虚席。

“扶贫队的到来确确实实好,摘茶叶每天能有80块。”家住长山村的李仁秀讲述道。今年59岁的她患有高血压、脑梗,腰和腿也经常性疼痛,做不了重活。茶叶园采摘工作时间相对宽裕,很适合像她一样年纪大,没法种地的老人。而这样的收入也能帮助她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提供一份生活保障。

江华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仅用活了老弱妇孺等剩余劳动力,也吸引了更多青壮年回乡就业。“以后不去广州深圳了,就留在这里干活挺好的。”食用菌厂成立没多久,吴观海便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对30多岁的他而言,尽管这份工作不如大城市收益高,但心系家乡建设的他,这个“家门口”的产业足以让他对未来生活“有了盼头”。

产业发展起来了,扶贫工作队的重点更多向品牌打造、拓宽销路上转移。为打造江华苦茶品牌,扶贫队申请了“瑶韵长山红”商标,进一步对苦茶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设计,并在初期投放了少量产品进入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此外,扶贫队还与芒果扶贫云超市平台合作,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对江华苦茶进行宣传推广。未来,扶贫队将进一步推动打造长山村茶旅融合示范点,推动产业生态化、茶园景区化、景区特色化发展。

与此同时,扶贫队也与中南大学后勤保障中心建立联系,通过“以购代捐”的消费扶贫模式,对江华优质农副产品进行定点采购,并采取在校园超市设立扶贫专柜、食堂设置绿色助农扶贫窗口的形式,动员师生参与消费扶贫,极大地拓展了江华农副产品的销路,实现当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户稳定增收。

江华“智”造:产学帮扶 焕发活力

在江华高新区招聘现场,一大早便聚集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居民。门口的展示板上贴满了九恒、泰和电机等集团的招聘信息,大圩镇村民23岁的小李围着展板绕了一圈,收获不小。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不打算出去了,准备到县里找个工作,干得好一个月有三千块。”这样的工资,在房价不足四千的县城里算得上不错水平。作为全县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方土地,高新产业园的建设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实在在改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在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过程中,中南大学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推进智力扶贫,成为江华高新区的坚强后盾。从顶层设计到项目搭建,中南大学与江华高新区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套结合高校资源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扶贫路子。

中南大学与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建协议

“扶贫要发挥中南大学学科优势,助力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张国栋表示。2019年,江华高新区与中南大学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对接中,中南大学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深入园区企业调研自主创新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中南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做好对接工作,将中南大学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园区企业,中南大学征集华讯电子、佛尔盛机电、邦特尔、豪曼新能源等19家企业科研需求35项。后续中南大学博士服务队更是多次来到园区企业走访调研,现场为企业解疑答难。

“现在豪曼锂电池主要做2-5A的平板锂电池,动力一直是我们的方向。”豪曼锂电池技术部经理包友江介绍到。豪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今已经占据平板电脑电池近五成的市场,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家锂电池企业,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新能源汽车行业。

锰酸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势,但动力型电池的研发一直是锂电池行业中研发的难点。单凭豪曼现有的研发团队,独立做出大容量、长寿命的动力型电池较为吃力。2019年,中南大学与湖南豪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动力型锰酸锂研制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锰酸锂锂电池研究中发力,延长电池寿命,改善安全性,达到动力型电池水准,引导企业向自主创新企业转变。

现今,第一批动力型电池样品已经研制成功。同时,豪曼与中南大学建立起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双方的技术人员能够即时进行交流沟通,搭建起技术交流的桥梁。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江华高新产业园区在中南大学的支持下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2018年,江华高新产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9.03亿元,是2014年的2.6倍,年均增速达到24%,连续5年获得全市园区考核先进。

在中南大学对口帮扶下,江华人民对高新区的期望不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他们的目光望向了更深、更远处。在未来,那个曾经的荒僻之地将有望建设成为湘、粤、桂三省区边界最具特色和品质活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鼓了口袋”到“富了脑袋”,如今的江华旧貌换新颜。中南大学为当地带去了活力,注入了“活水”,让点滴富足切实滋润入百姓心间,也赋予了未来无限可能。

 

上一条:【中南扶贫录】文化帮扶 掀起最炫瑶族风 下一条:【中南扶贫录】 健康扶贫开“良方” 瑶山人民有“医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