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教育部网站“一线采风”栏目以“中南大学精准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为题单篇推介我校经验,从完善援建工作机制、助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术科研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做法。全文如下:
中南大学精准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中南大学发挥校内资源优势,聚焦援建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帮扶、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科研能力等帮扶重点,扎实助推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发展。
完善援建工作机制。设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单列对口支援经费,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执行计划书、任务安排表及工作方案等。严格对口支援工作日常管理,坚持有工作目标、具体措施、总结反馈、交流回访和资金保障。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依托综合实力较强学院与学科专业,由学院党政一把手负责,形成“校校对接、院院联系”校院两级的对口支援工作体系,确保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
助推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院士、资深专家赴受援高校开展“院士论坛”“名师讲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向受援高校选派教学科研骨干,实施“名科名师带动计划”和“教师1+1”帮扶,发挥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与精品课程资源优势,以教学指导、组织预讲、实验带教等方式,帮助受援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协助受援高校制定引才项目,建立人才直通车渠道,持续推荐优秀硕博毕业生赴受援高校任职。接收受援高校教师、管理干部到校培训和进修,2012年以来,接收进修教师150余名,培训技术骨干和思政干部270余名。实行“导师负责制”,为进修教师配备教授博导,为其提供课程和科研指导。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指导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学科培养方案,修订或编写相关教材,帮助受援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申报和共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共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构建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研究制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与受援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学生项目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创新人才交流。向受援高校捐赠实验室数字化应用软件等教学资源。
增强学术科研能力。积极向受援高校输送相关学科著作、教材、课件等,指导参与受援高校学科建设,帮扶筹建部分新专业,建设研究室、实验室。帮扶受援高校加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支持相关学科筹建或共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联合组建创新团队,申报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等。帮扶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合作开展特色项目研究,协助受援高校申请专利和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带动受援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等签署合作协议,助推援建地骨干企业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究基地等项目实施和科研成果转化。学校三所附属医院分别与受援高校附属医院对接合作,共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提供医疗新技术指导、医院人员进修和培训等,推动受援高校附属医院部分科室实现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向受援高校附属医院开展远程病例会诊、查房、讲座等。